2011 年 4 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讲演
熊晓东
一、什么是 PISA?
PISA 全名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译成中文是“国际学生评价 项目”。这是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 2000 年推出的成员国合作项目,被称 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PISA 每三年实施一次评价,并以 评价年命名,比如 PISA2009 等。
PISA 主要在于通过纸笔测验测量 15 岁青少年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以及问 题解决能力,了解其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 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PISA 的命题关注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而不是考查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它分析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能力要求的发展趋势,确定学 生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所需要的能力,从而评价现在的学生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这是一种前瞻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套能够测量教育结果的国际教育质量指标 和对各国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所取得的结果,描述各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PISA 通过对广 泛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这一阶段各国学生学习能力变化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变 化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原因,从而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PISA 测试包括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四个方面。数学素养 关注的是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推理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阅读素 养关注的是学生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拓展知识、挖掘潜力以及很好的参与社会,对文本进 行理解、应用以及反思的能力。科学素养关注的是学生为了了解自然世界和针对通过人类活 动改变自然而作出决策时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辨别问题的能力以及提炼基于现实的结论的 能力。问题解决是个体运用认知过程来面对和解决不容易显现的真实情景,这种能力并不仅 仅存在于数学、阅读或者科学三者某单一领域中。
至今 OECD 已经举办过四次 PISA 测试,参加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从 2000 年的 43 个增加 到 2009 年的 67 个,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的学生人数在 4500 到 10000 人之间。目前 PISA 所评价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 9/10。
二、PISA2009 上海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PISA2009 是上海第一次参加测试。2010 年年末,国际性 PISA2009 测试成绩揭晓,随 机抽取的 5115 名上海学生以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评核均分第一的成绩夺得总测试桂冠。 参加 PISA2009 测试的学生是来自全球 65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PISA2009 的上海学生是来自 上海 152 所学校 5115 名 15 岁在校生。
三、PISA2009 上海成绩引起的国内外各种反响
(1)国外对上海学生获 PISA2009 测试第一的一些看法:
1、OECD 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认为,在数学领域,上海有 1/4 以上的 15 岁学生能够 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对复杂问题的建模来构思、概括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他们在解决新问题 时,能应用自己的理解和见识,以及新的方法和策略,而 OECD 只有 3%的学生达到这一水 平。
2、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说关于东亚的学校教育存在两种成见:一是学生们极其刻苦, 二是学习靠死记硬背。但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简单,上海的学校不是在培养死读书的学生,二 是引导学生将能力和热情转化为优异成绩。
3、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院长认为,上海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主要是因为英才教育,包 括学校间的激烈竞争、学校内的“英才班”以及教师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
4、澳大利亚课程及评核机构负责人希尔认为,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以及总被雇主抱 怨,更多是因为儒家文化,他强调学生对教师乃至文化的遵从,而非个人能力。
5、美国《时代》周刊文章说中国上海的青少年在测试的所有三门学科上,得分都遥遥 领先其他国家的同龄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的是,上海和香港摒弃了针对少数精英的重点教 育模式,采取了一种兼容的教育体制,两地大规模地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投入,减少了 死记硬背的教学内容,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6、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说中国在产生引领 21 世纪全球经济所需要的企业家和创新 者方面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最有前途的学生还是选择到国外去培训他们的管理能 力和创造力,在那里他们必须抛弃被灌输给他们的那套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7、《纽约时报》文章指出,上海学校每天让学生长时间的学习,而且学习时间延续到周 末。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体育,音乐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都要少。
(2)国内官方以及相关学者专家对测试第一的一些看法
1、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认为,A、应该非常淡定的对待 PISA2009 测试结果,通过
科学分析,从数据中提取出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充分解读;B、客观理性的透析上海基础教 育的改革,加快推行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C、借鉴 PISA 的方式方法,建立上海基础教育质量检测系统。
2、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认为,A、必须理性的对待上海 PISA 测试成绩;B、通过 PISA 测试树立自信,坚持上海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C、从 PISA 测试中自省教育的问题和 盲点,看到差距和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D、PISA 测试不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影 响政策设计,应从 PISA 中学习科学的教育评价并开始新的学习。
3、PISA 中国上海项目组秘书长陆璟认为,应该从 PISA 成绩中关注上海的教育均衡, 教育工龄,关注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并指出上海的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给予教师更宽松的环境,要研究、反思、总结上海好的做法,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长处, 不要只停留在分数的比较上。从分数的背后,探析上海的课改在哪些方面成功了,上海课堂 的优势在哪里,上海的教研活动发挥了什么作用。
4、参与 PISA 工作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占盛丽一再强调大家都应以客观冷静的心态来看 待上海夺冠这件事;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也认为,对那些因此觉得中国教育应该要“扬眉 吐气”,“中国教育是成功的,是世界最好”的看法要提高警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 也认为上海教育并不能够代表中国教育,上海学生的 PISA 成绩不能简单的同美国学生的 PISA 成绩相互比较,应该正视自身教育的不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将 PISA 测试当做一 次研究来看待。
5、北京师范大学温红博、辛涛认为,加强对阅读素养的重视,在中小学的阅读教学中 做到回归阅读本体,回归学生本体,回归生活本体,以培养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
6、一线教师分析:A、阅读能力是提高成绩的前提,大力推进学生阅读是促进学生终身 发展的最好方式;B、应提高网上阅读能力;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概括段落大意” 和“归纳中心思想”等训练,还要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海量的信息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排除无意义的信息干扰,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C、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在日 常教学中,教师广泛搜集实际信息,制作成非连续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数据的基础 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或预测;D、以图助读帮助学生爱上阅读。
7、上海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熊丙奇博士认为, 上海学生在 PISA2009 测试中取得的成绩是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特长班、培训班) 以及学生合力取得的成果。测试所展示的只是学生过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关 注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身体素质,个性、兴趣与特长。
四、邓小平的拨乱反正是今天中国一切成就的决定因素
PISA2009 的上海成绩让人们欢欣鼓舞,在分析和总结这些成绩的时候,中国人民,特 别是经历文化大革命这一代年龄的人更是想到邓小平的伟大功绩。
1977 年,作为中国拨乱反正总航舵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 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这是“文革”后教育改革的起步,也成为之后中国改革开放 的先声。
恢复高考,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顷刻点燃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图书馆、新华书店里 人头攒动,成为最拥挤、最热闹的地方。甚至连蒙满灰尘的旧课本,也一时洛阳纸贵,人们 四处寻找。恢复高考,让曾经散落在山野乡间的青年们重拾课本,开始了新的人生,也让这 一年成为不能忘却的群体记忆。全国年龄跨度十多岁的 570 万青年纷纷从四面八方的田间地 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走进考场。更重要的是,恢复高考匡正了社会风气、社会观念和社 会价值,让知识的力量得以重新展现。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三十 多年来,我国有数千万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高考,3600 多万人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 牙塔”,继续塑造和追寻自己的理想。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写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轨 迹,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
五、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改革波澜壮阔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百业待兴,需要优先发展的地方实在太多,但中国政府毅然选择 了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人在历经创痛后,逐渐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的贫困是一个国 家最根本的贫困,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不可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
1978 年 4 月 22 日 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提出,要提高教育 质量;要将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整个社 会的各个方面;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 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按照中 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
1985 年 5 月 15 日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并出台《中共中 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邓小平提出,“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 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 历史责任。”
中国政府在 198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的 地位。中国政府在 1987 年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1992 年,邓小 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政府又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 “首要位置”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再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中国政府对“把教育 放在什么位置”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也凸显了教育在全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
1993 年 2 月 13 日,中国政府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 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 年 6 月 14 日,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 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会议 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深度的解释。会议要求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 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盲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 中之重”。同年 8 月,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适应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1999 年 6 月 15 日,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阐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001 年召开全国基 础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基础教育的决 定》,明确义务教育的管理以县为主。2003 年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新增教育经 费主要用于农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0 年 7 月 13 日中国政府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主席强调,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 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国家总理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办好义 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 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继续扩 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 育。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 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改革波澜壮阔。 毋庸置疑,教育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梦想和希望,这梦想和希望是一份做人的尊严,这梦想和希望是一种社会的公平„„人们认为,教育不公是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顽疾,治中国
教育之本,必先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成为当前中国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在描绘中 国教育未来 10 年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中,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显示出中国政府大力 促进教育公平的态度和决心,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景。“同在蓝天下,共 同成长进步”,这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 中国政府的不变责任。
六、上海政府为教育的均衡作出的努力
PISA2009 的上海成绩展示了上海市政府多年来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和 所取得的成果。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循环往复的动态过 程,其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科学研究目标, 也是一项国家政策,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支配下,教育机构与教育相关部门 以及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享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渴求以及确保其能够实际操作与实现 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带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来看上海市政府近些年对推动教育均衡发 展所采取的许多有力和有效的措施,就会对 PISA2009 上海成绩取得的原因理解得更加全面 和到位。
(1)普及义务教育,让每一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从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来看,首先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让每一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1985 年 8 月 28 日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条例》(修正)。《条例》中提到要积极创造条件普及高中阶段(包 括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1997 年 12 月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决 定》修订,指出凡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 本办法接受义务教育。2004 年 3 月上海市出台《上上海青少年发展规划(2004-2010)》规 定到 2010 年,学龄青少年将普遍接受 12 年义务教育,并保障外来青少年有充分的就学机会。 在此,上海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全国都在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 段,上海已经立法保障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准备了。让每一位适龄儿童都有享受教育的 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普及义务教育的人员对象越来越广,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
但是现实情况却很残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市区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对于远郊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在八十年代末甚至九十年代实现普及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同时,在教育质量方面,师资方面,经费校舍和设备等方面城乡差距特别大,配置不平衡。
(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条件均等 上海教育发展不平衡开始受到关注,进一步加快了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开始跨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阶段,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条件的均等时期。1994 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投资两亿元更新 230 所薄弱中小学。教育优惠政策开始向薄弱学校倾斜。上海市政府各个部 委办局联手,为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创造有利时机,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确保 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学校间以及群体间的优化配置。从宏观角度来看,2003 年上海市 郊区县推行义务教育经费区县统筹。“十五”期间拨款 74 亿元用于郊区学校基建项目,“十 一五”增加到 130 亿元。2006 年市财政对低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按照全 市平均拨款标准给予补足;同时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远郊区县和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发展 义务教育。从中观层面开看,重新规划中小学的设点布局,开展“薄弱学校更新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等,还建立全国首创的学校建设标准。2007 年上海加强落实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为郊区农村 492 所中小学建设统一标准的信息 化环境设施,将多媒体教学网络客户端延伸到农村中小学。在“十二五”规划中,上海不再 以户籍人口作为教育资源的配置基准,首次以常住人口为基准,进一步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 围。上海市政府努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间、群体间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 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得以平等、机会得以均等。
(3)深化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均衡 但是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目标,在实现了硬性条件均衡后,软性条件的教育均衡被提到了上海市政府议事日程。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均衡成为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又一个目标和动力。“捆绑办学”,“委托管理”,“柔性流动” 成为上海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一个个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都是为促进教育均 衡发展所付出的智慧与创新。此外,还有诸如特级教师讲师团“农村教师培训者培训”计划、 农村优秀青年教师 0 至 5 年和 5 至 10 年教龄的分段培养计划,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培 训计划等的开展,以统筹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服务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追求教育质量 的均等为目标的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将人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 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学习潜能能够得以充分的被挖掘。2009 年 上海市教委为各个区展示教育成果,创造特色搭建平台,倡导区县和学校围绕人的发展生成 和创造出更鲜活的教育经验,将“我们要怎样培养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 学生的学业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品质,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等等。
越深入内涵核心,越显现突破难度,实现“软均衡”必需要进行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的第一条经验是捆绑办学,让新建学校拥有 100%的名校“血统”。近年来,上海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外环以外规划和建设了一批郊区新城,同时,配合市政动迁和旧区改造,又在城郊接合部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满足入住群众的教育需求,建新校是一 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但零起点建新校即便是完全达标也并不一定适应百姓对优质教育 的需求。因此,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选派品牌学校赴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实施捆绑办学。这 些品牌学校与新建学校实行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管理、考核统一实施,促成新建学校高 水平起步。
比如卢湾区向明高级中学(上海市的一所品牌高中)。向明中学浦江校区坐落在闵行区, 却是 100%的卢湾“血统”,师资队伍全部来自卢湾向明品牌。两个校区办学拥有统一的“度 量衡”: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学科标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训练体系统一、测 评手段统一。同时由各备课组长安排,两个校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资源实施特色 项目。由于“软件一体,捆绑办学”,向明高级中学校长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办好两所学校 都是自己的分内事,一点松懈不得”。
随着荷花池幼儿园、黄浦区中心小学和向明中学等一批品牌学校入驻浦江镇,原本空置 的大型居住社区人气十足,居民们开玩笑说,孩子们只需走几步,就能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 “一条龙”教育,而且全是顶呱呱的优质资源。
“捆绑办学”实现的是双赢,既让郊区新城拥有高起点的优质学校,让老百姓住得安稳; 又是一种触发优质学校继续前行的调动机制,这是拥有好生源好师资的传统名校理应承担的 时代责任。
机制创新的第二条经验是委托管理,通过“血型配对”再生“造血系统”。 浦东发展了,可是,新建的整洁的教学楼、一流的硬件设施,却留不住学生——2005
年,浦东新区的三灶学校非但没有引来更多的学生,反而一下子流失生源 100 多人。这是为
什么?这是因为校舍是新的,但是老百姓更注重的是学校的管理是是否也是先进的呢?可是 两年后,不仅学生“回流”,还吸引了周边更多学生慕名而来。三灶学校的变化源于上海市 教委推出的“委托管理”机制,是因为上海市教委把这所学校的管理权委托给上海市一位著 名的校长。
由市教委出资购买专业化服务,委托优质学校或教育中介机构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 学校,在其“体内”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使其迅速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这是“托管”的基本构思。这一创新机制成形的诱因最初产生于两大“难题”:一是硬件均 衡后,城乡间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尤为突出;二是在现 行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学校人财物等资源难以实现跨区域流动,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实现价值 最大化。
2005 年,浦东新区尝试政府“埋单”,委托由市区名校长“挂帅”的成功教育管理咨询 中心“托管”一所农村薄弱初中。3 年中,该机构通过“团队契约式支教”的方式输出教育 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使这所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这位校长已经成功“托管”了 10 所农村学校。面对优质资源是否会被稀释的疑 问,该校长说,制约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教学管理的粗放性,观念、文化和 管理上的粗放与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规范精细相去甚远。要让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规范起来, 单靠优秀教师的个体流动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由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进驻”,将先 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直接“植入”学校“土壤”,是农村学校在短时间里走内涵发展的有效 途径。
托管与被托管方先进行“血型配对”,然后“输血”,最终使被托管方再生自身“造血系 统”,这就是“委托管理”的价值。该校长说,5 年托管经历一再印证,农村学校的质量提 升一定会经历“模仿后规范,规范后创造性借鉴,借鉴后走向特色”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 托管方教师因为有了检验、提炼、辐射、改良教学经验的过程,因此自身的专业成长也非常 迅速。
突破上海城郊教育资源的壁垒和制约,上海“委托管理”模式已从 2007 年启动时的 20所郊区学校扩大至 2009 年的 43 所。 机制创新的第三条经验是柔性流动,锻造师资“内功”的“造血干细胞”。
实现“软均衡”要靠“硬功夫”,这功夫之核心就是教师队伍。在上海最初试点“刚性 流动”政策时,甚至出现过老百姓因为盯着几个好教师而让自己的孩子转学的案例,这充分 说明老百姓宁可搬家转学的标准就是他们信奉师资实力。为了缩小城郊和校际差距,积极向 郊区农村输出优质师资,上海创造“柔性流动”的新机制,采集和培植出越来越多的“造血 干细胞”。
“十一五”期间,上海全面启动提升各郊区县的师资水平项目,有力促进了城郊教育均 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程度。面向 10 个郊区的新农村教师培训项目,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制
度探索方式,由高校按照郊区培训工作需方要求,开发了 25 个学科的 304 门文本课程和 229
门网络课程,并组织需方专家审核并实施,项目历时 3 年,共培养了郊区县教师 2 万多名, 基本实现郊区师资培养全覆盖。
与此同时,上海还统筹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如特级教师 讲师团“农村教师培训者培训”计划、农村优秀青年教师 0 至 5 年和 5 至 10 年教龄的分段 培养计划,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等,基本上解决了郊区县高低端教师人才培养 以及储备问题。
近年来,上海建立城郊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机制,探索开展教师培训学分互认制度、 名师聘任流动共享制度等,促进城郊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行了赴农村任教职称评聘 优先优惠政策、郊区农村教师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赴农 村任教。为提升郊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上海还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 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制了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等四个学段的培训课程, 对郊区教师全面开展专业发展培训。
(4)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内涵”和“高度”的新理解 更优质的均衡:让每一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 全世界,即便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美国,都会有一些地方比较落后,比如当地居住的人
群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文化氛围比较差,家长不重视学习,学生也不愿意学习等等。上海
虹口区柳营路小学就是这样地区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公办小学。学校所处社区外来人口密集, 从 2004 年起,柳营路小学开始全面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老师们发现全班学生交来的 作业本,有的油渍斑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沾着烂水果的浆汁,就主动提出“放学后为学 生保留一张书桌”,学生可以把书本放在学校,不带回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老师们分析了孩子不同口音所带来的英语发音差异,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矫正。老师们集体观 察孩子受环境影响形成的不良习惯,细分出 81 种“天天好习惯”,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孩子 成为文明的城市公民。
像柳营路小学这样单以分数来衡量的话,那是很难说得上要办成一所“质量好”的学校, 但是校方却在努力追寻教育真谛,什么是他们学生最需要的课程?什么是他们学生最需要的 教材?什么是他们学生成长最需要的方向定位?将他们的教学做得更精细更实际。这些做法 眼下正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上海已不再是一把尺子评判所有学校,而是认可差异,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并通过发展性督导建立多把尺子衡量学校的成长性评估体系, 从而让“好学校”丰富多样。
“办好每一所学校,体现机会公平;教好每一个学生,体现育人为本。”上海基础教育 正在追求更加优质的均衡新境界,这些学校从研究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精神成 长;这些学校回归教育本原,把育人放在首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试想,10 年、20 年 之后,当这些孩子融入城市,为人父母,幸福生活的时候,他们不会忘记学校从改变习惯开 始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柳营路现象”能让人读出许多意蕴,教育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遵 循平等原则,即保证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要考虑差异原则,让不同的教育资源可 以照顾到个性需求差别的每个人;再其次是补偿原则,给予处境不利、有特殊需要的群体以 补偿。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更优质的均衡其实质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 的教育和发展。
每学期,徐汇区启新小学的每个教研组都要上交一份“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教师针对 整个学期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重新编排知识点讲授顺序,例题和练习要 不要更换,每一单元包含哪些德育内容,都在规划之中。
前些年,学校也曾一度面临困境——生源质量下降,老师们上课大多拿着教参照本宣科。 一场全校性的“教改志愿行动”从数学率先开始。有着 20 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校长, 带着老师们从各个渠道搜集全国各版本教材,汲取各家之长,针对本校学生学习的难点,重 新整合知识点,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变化,折射的是教师对 学生的深入研究,反映出什么才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课。
瞿溪路小学是中心城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沪籍子女同在一个课堂出 现的较大落差让老师们抱怨连连。一年级有六成学生只认识不到 80 个汉字,其中 10 多人认
不全 20 个常用字,相比上海本地学生,几乎可称“零起点”。校长给大家鼓劲:“生源不理 想是客观现状,但换个角度却可以成为探索教学变革的契机。”
于是,根据学生现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老师们“量身定做”设计教学, 将知识点的学习、好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系统地组合起来,严格按照课程计划,不轻易拔 高教学目标,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一节节课落实、一个个阶段推进。老师们认准一条:“教, 就必须教扎实。”
经过 4 年多的努力,这项从语文认字开始的改革影响了每一门学科,已升入五年级的这 批学生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习惯,不仅在语文学科上迅速提升,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 令人满意。改革让教师们信心倍增,并且领悟到“不要因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而抢跑,只 要认准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掌握会学习的本领,那他们的未来就有可持续的发 展动力”。
“这就是上海从 2007 年开始提倡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用意所在,用课程办好一所学校,用课程关照每个学生成长。”进入内涵发展“深水区”的上海基础教育,人财物 已不可同日而语,此时我们更加关注人的自身价值实现,既需要打好知识基础,更需要丰富 精神生活,充实人生经历,培养社会能力,因此,坚持 22 年之久的课程改革让“以人为本” 的课程功能日益显现,在统一性中需要呈现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的决策权就在于学校和校 长。动员所有课程实施者,在共同的愿景下,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这就是上海追求更优质均衡的时代要义。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传统教育方式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从“选择适合教育 的学生”到“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到发挥个体主动性创造性, 上海更优质的均衡追求不再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或动人的举措来实现,而 是要从教育的终端观察和思考:今天,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因此,上海一方面要求教育系 统必须按行政规定的基本规范和统一要求令行禁止,另一方面更倡导区县和学校围绕人的发 展生成与创造出更鲜活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政府和学校层面共同的“专业引领”。
为此,上海各个区县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教育所面临的不同矛盾和不同的发展 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市教委则从 2009 年起每学期搭建平台,让区域展示成果,创 造特色。在这样的机制导向下,才有了精彩纷呈的区域行动:黄浦区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长宁区的“关注学生学业质量、生活幸福和身心健康三项指数”;普陀区的“提升学生学习 生活品质”;静安区的“丰富学生 N 项学习经历”等。
时代的变迁传递出一种趋势,教育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2004 年,上海实验学校东校 开始创办。这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受了 6 年社会和家长们“最挑剔的洗礼”,因其实 质性推行家校合作而成为社区里最令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家委会直选、学校事务协商,让 家长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所有现代学校制度的要素都在这所学校显现出来。午餐 质量听证、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教学质量投诉,甚至学校要向学生加收 10 元钱的学生 活动费,都要经过家委会的民主评议,协商产生共识。
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其特殊的价值。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仅仅是层层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 而忽略了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真实地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内在需要。开门办学,让家长 参与、让社会关心,这样的学校就不会成为“孤岛”,教育就会逐渐摆脱封闭。从这个意义 上说,义务教育更优质的均衡,定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整个社会文化不断趋向开放和谐的进 步中去。
(5)教育均衡发展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只有当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达到一种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极大缩小,不再有差别,更多的是一种差异,社会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优化配置,每一位学生 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挖掘自身的各种潜能,我们的教育发展才真正达到了均衡。 因此,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一条很艰巨,很漫长的道路。
根据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可能要经过的几个阶段,上海市政府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归根结底是教育资源的一种 优化配置,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讲,又可以将上海市政府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 举措划分为,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教育的软件设施配置。
其实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源头应追溯到义务教育普及政策法规的出台。但是能够进入上 海市政府议事日程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举措还要从 1994 年算起。1994 年上海召开了一次具 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建一流城市,创一流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的优先发 展地位得以凸显。
关于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1、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均衡 1995 年上海市教委对薄弱学校更新投入6 亿元资金,从根本上治理了 64 所薄弱学校的发展状况;1997 年“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取 得新进展,更新学校数量达到 91 所;1999 年完成薄弱学校的更新工程,同时建立“农村教 育专项资金”补助机制,投入 1.5 亿元,用于郊区中学理化试验仪器、小学自然常识仪器的 建设,还为郊区完成更新改造的学校及部分经济困难乡镇的中小学添置设备。同年全面启动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对 379 所困难村校地改造任务,促使农村地区中小学的设 施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加强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2000 年上海市各级政府 投资五亿多,完成了 100 所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市教委专门下达农村教育专项经费 4500 万元,由区县用于农村学校购置图书与配置教学专用设备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2001 年 市教委投资 1 亿元专项经费配置中小学计算机;到 2002 年,历时三年,总投资 40 亿元的264 所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部完成;2004 年市区县政府财政总投资 1.58 亿元,完成“改善 355 所郊区初中,小学教学设施”项目,并超额完成,改善 423 所,主要改造和更 新教学专用功能教室仪器、设备以及课桌椅、讲台、黑板等,增配多媒体设备、电视机、图 书等。同年市教委会同市建委、市规划局等职能部门组织修订《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 准》并要求各区县新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低于“04 标准”,同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进城务工 子女,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以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 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开展清理登记和专项督察,关闭有安全隐患的学校,区县教 育局组织民工子女学校校长专项培训,拨专款为民工子女学校改造厕所、食堂,配备电脑、 图书、课桌椅等,使民工子女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其中静安、卢湾、闸 北、徐汇和长宁 5 个区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全部进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2008 年 市教委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投入 4563 万元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
2、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均衡 2003 年市教委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小学和初中生均实 际经费分别达到 6150 元和 6696 元,比上年增长 19.7%和 20.6%;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 定额标准分别提高到 320 元和 400 元。从 2006 年春季开学起(2005 学年第二学期),上海 郊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从 2006 年秋季开学起(2006 学年第一学期),全市义 务教育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免收学杂费后,对因免收而减少的该部分经费列入学校公用经 费范围,财政部门调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年从 420 元调整为 520 元,初中每生每年从 560 元调整为 720 元),各区县政府根据新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拨款标调整 2006 年教育经费预算,增加教育投入。经济困难区县,市财政根据全市平均生均支出 测算和区县政府努力程度,安排财政转移支付,对免除学杂费部分给予 10%~80%的资金补 助。实施免收学杂费政策后,市、区县政府继续实行“两免一补”,该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和书本费继续执行补助政策。调整“一费制”收费标准,内容仅为“课本费”一项。
2006 年全市免除学杂费金额为 9101 万元。市财政对低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按照全市生均拨款标准予以补足,下达专项补助资金 2.6 亿元,重点支持崇明、奉贤、金山 等远郊地区和财政比较困难地区。2008 年,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市财政对低 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按照全市生均平均拨款给予补足;市教委在教育费附 加中安排 7.83 亿元用于郊区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向远郊地区倾斜。2008 年建立健全义务教 育经费保障机制,郊区县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区县统筹;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分 别提高到 1400 元、1600 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继续实行远郊地区财政和教育费附加使用倾斜政策,支持远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关于教育的软件建设
1、教师配置均衡 1997 年上海市制定《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九五”规划及 2010 年远景目标》并开始实施,开始启动中小学课程改革第二期工程,加大对教师学历的培训力 度。2003 年上海市教委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开展校长和教师区域内流动试 点,9—12 月中心城区共选派 66 名优秀教师到对口郊区相对薄弱学校支教;金山、崇明等 郊区县同时选派 61 名中青年校长和教师到对口城区挂职锻炼和跟岗培训。长宁区教育局确 定长宁区为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工作试点区,并制定《长宁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实 施意见》,实施高级教师流动和优质学校校长兼任普通学校校长的举措。2008 年初,市教委 实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该项目计划自 2008 年起,用 3 年时间,利用全市 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全员培训郊区县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在职教师,其中重点培训农村地区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职称教师和各郊区县全体初级职称教师。并下发《关于提升上海市中小 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本市中小学教师“走进经典”活动的意见》,设立 专项资助经费、组织“教师走进经典”活动、开通“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网”等方法 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
2、学生素养培养均衡 1998 年上海市教委修订颁发《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着重对学科考核、品行鉴定、升留级制度进行改革,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 性学力的考核方式和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方法,取消小学一、 二年级和小学、初中毕业年级的留级制度,设置了调级和单科免修制度,并启动二期课程改 革工程,要求必修课突出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选修课、活动课加强拓展性内容和探究性内 容。2001 年,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完成 10 们学科 20 个版共 54 种二 期课改新教材,推广研究性课程。2002 年,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推出 17 门学科多个 版本的 57 种新教材,编制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2004 年秋季开学起,全市中 小学试行《上海市中小学学生成长记录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008 年结合《上 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市教委协调市 校外活动联席会议有关单位,从百余所课外活动场馆选 60 个作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进行重点策划,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健康与生存教育、科普教育、 艺术教育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架构起覆盖全市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地图”,并启动“中小 学生社会实践认证应用系统”,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七、人民的默默奉献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孟母三迁”,说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在年 幼的时 候他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终于把 孟子培养成人。上千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以“孟母三迁”的故事教育着人民应该怎 样像孟母一样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的重视。
上海有一个俞姓的母亲,在她年轻的时候,由于文化大革命,她没有能好好上学 读书,十几岁时就到农村去插队落后,文革结束后她回城,在一家街道厂工作,没几 年这家厂由于经济效益差也倒闭了。由于自己没有文化,就一直下岗在家。她结婚很 晚,四十岁生的孩子,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孩子才十几岁,家庭条件一直很艰 难。可是最近她很高兴,她逢人便讲“上天很公平,她在关闭了我的一扇窗时,她却 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说的是什么呢?原来,最近因为上海城市建设需要,她家的房子遇到了拆迁,政府补偿了一笔很可观(几十万元)的拆迁费。她说这笔钱她不准备用来买新房,她儿子没有考进市重点中学,她就用这笔钱来为孩子请市重点中学级别的老师为孩子家教,或送孩子到高质量的培训学校去学习。她天天看报,她收集着上海所有培训学校的信 息,上海每一所培训学校她都要亲自去看一下,了解一下,体会一下,先要她满意,才会安 排孩子去试听课程。她对孩子说,妈妈如果用这笔钱来买新房子,也就是一间几十平米的小 房间,现在妈妈用这笔钱来为你找好老师,让你学习进步更快,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你就受用无穷。这位母亲每次为她的孩子付学费的时候,总是笑容满面,她是那么心甘情愿。每 次她在跟老师说话的时候,她总是不停地摸着儿子的头,搂着儿子的腰,因为,孩子是她的 一切,是她的希望,是她的寄托,是她的未来,她说她相信她儿子就像想象她自己,她对她 儿子的明天确定无疑。
上海有个蔡姓的学生,他的父母是聋哑人,父母与孩子语言交流不便,多年来家庭又一 直没有什么工资收入,他的经济来源和教育一直是由他的伯父承担和负责。该学生从小就由 伯父送他上学,伯父为他交学费,伯父为他去学校开家长会,伯父为他的学习与学校老师联系,十多年如一日,不熟悉情况的人都以为他是该学生的父亲,根本看不出他们是伯父与侄 子的关系。孩子学习也很努力,高中考取了区重点中学,但是伯父还是不满意,为他找市重 点中学老师家教,为他找补习学校学习。最后,该学生考取了法国的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 伯父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深深地鞠躬感谢孩子的老师们,含着热泪高兴地说“这孩子总算出 头了,几年后就要成为留洋的工程师了,他的父母总算有了希望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一个当伯父的,把自己残疾的兄弟的孩子视同己出,用尽自己的家底也在所不惜,他的精神 和举动感动了周围的邻居和学校的师生们,成为社会街坊邻里口中的一段美谈。
上海有一位汪姓的母亲,她夫妻俩家里都是书香门第,她丈夫家的曾祖父还是中国政府第一代送到国外留洋学习的科学家,家里重视子女学习是有传统的。汪姓母亲和她的丈夫发现她们的孩子从小就聪敏过人,为了培养这个孩子,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丈夫在外拼命工作 挣钱,母亲就辞去自己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学习,孩子小的时候,语文数学自己教,孩子大 一点了,各学科自己不能全教了,就带着孩子满上海的跑,自费找老师,找补习学校学习, 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孩子在学习,她总是在外边等候。现在孩子才 十四、五岁,就已经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而且学得非常好,在 2011 年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汪姓母亲的小姑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结婚生子以 后,也毫不犹豫地辞去有着可观收入的工作,专心在家培养自己的孩子。姑嫂两人经常在一 起讨论教育孩子的事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一说起她们的孩子,她们总是脸涨的红红的, 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心满意足。
上海有一位陈姓的同学,是东北黑龙江人,高二的时候,由于她的成绩在黑龙江估计考 不上理想大学,父亲是高科技人才,于是就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辞去了在黑龙江老家工作, 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让孩子户口随同他迁到上海。在上海入学以后,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母 亲辞去工作整天陪着她学习,双休日寒暑假更是风里来雨里去地陪她辗转上海各区找老师补 习。每次看到孩子考试成绩有点进步,母亲拿着孩子的试卷,潸然泪下,两只手直发抖。
上海有一个罗姓的母亲,她的孩子高考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决定复读,由于找到 的一所高质量的培训学校离自己的家比较远,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同时自己辞去工作全年 陪孩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孩子终于考上了亚洲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学。
在上海,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母亲辞去工作在家陪孩子读书的,母亲用房子的钱为孩子支付学费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个大大的群体。经常在培训学校的校门口可以看到她 们成群地在交谈着,讨论着。她们在网上或有一个群,或有一个族,或有一个圈子,她们整 天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着经验,交流着信息,有了经验相互学习,有了挫折相互安慰,有 了困难相互鼓励,有了成绩相互祝贺,相互共享。现在的“孟母三迁”,已经不满足是一个 城市里的搬迁,她们已经演绎成省际的甚至是国际的迁移。从中国的南部迁往北部,从北部 迁往南部,从一个城市迁往另一个城市,甚至是从中国开始迁往国外,不远万里地飞越太平 洋,在美国、在加拿大、在英国、甚至在澳大利亚安家落户,都是一个目的,为了孩子的学 习,为了孩子的成长。
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她们的人群壮大着,她们精神延 续着,她们的故事被人们传颂着,她们的事迹感动着整个中国。个人是这样,民办的社团也一样为中国的教育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目前,上海的初中、高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市教委规定的统编教材,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这本教材的内容、难度和深度是不够的,有的初中学生学了初中数学介绍的二次函数以后对函数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想继续了解二次函数和有关函数更多的东西,有的天赋特别聪慧的初中学生想在初中的 时候就学完高中的全部知识,而且他们确实有这个能力去学,他们需要有合适的地方去系统 学习除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奥数的思想与方法对于将来理工科学习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它不是每一个中小学 学生都需要学和适合学的,但是,确实是有一部分学生是喜欢学和可以学的,而且,对于喜 欢学和适合学的学生,又必须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及时地对他们实施教学,才能起到最佳 的作用,才能在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起到奥数的作用,就像孩子的学话期一样具有一定的时段性,但是上海不可能做到每一所中小学都有合适的奥数的辅导老师,孩子们需要 有地方去系统地学习他们想学的东西。
上海正在高速地发展,许多居民由于旧城区的改造搬迁到了新的居住地,但是那里的教 育配套实施没有及时跟上,虽然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程,但是上海那么多的新居民居住区在 建立,难免有些地方不尽人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居民们不可能等到这一切的完善, 因为孩子的年岁增长是不等人的。还有许多别墅小区是建设在远离城市的一大片开阔的农田 里,大半那里小区居住的居民感到周围不但是从距离上考虑,或是从其他方面考虑“就近入 学”都不是适合他们的需要。
2010 年党和政府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党中央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人才是第一 资源战略思想,抓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谈到我们目前的人才 培养时明确指出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他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在 2009 年至今两年时间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我们的教育 要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对拔尖的创新人才的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中国的高考教育改革快速地进行着,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 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高校根据 他们招收优秀高中生的条件举行自主招生考试,考试合格者被高校预录取。被入选预录取的 考生又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 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 选拔录取。
自主招生考试的要求不同于高考,有许多内容是统编教材中没有的,有许多能力的要求 也是统编教材中没有的,学生从哪里去学到这些东西呢?这是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要求和中 学的教学实际存在的一个差距。大学急需人才苗子的心情可以想象,中学一下子难以应对也 是可以理解。作为民办的教育机构,利用她们的管理自主性和体制灵活性,作为公办教育的一种补充,主动地义不容辞地挑起解决这些“矛盾”的重任。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就首先站了出来。
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是一所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非学历高等教育层次培训的院校。学院 的办学方向和研究重点定位在英才教育。学院的英才教育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培养顶 级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生教育的研究;二是指对担任优秀生教育教学的教师培养 的研究。学院的核心研究和重点项目开发都是围绕着英才教育展开。学院的研究方法是实验 研究,用先进的理念、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撰写论 文、编辑通讯、举办论坛等方式发表研究成果。
学院国际上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大学,国内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学院努力把世界先进的优质教育资源课程和师资引进国 内,结合中国英才教育的实际,特别是对英才教育内涵发展的理解、对英才教育的深入开展、 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对学院建设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关系的认识等众多教育问题,大到 培养方略,小到课程开设,教育计划的形成和创新,学院都将义不容辞地迎接挑战。
在政府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在优秀生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有 以“熊晓东英才班”命名的初、高中拔尖学生学习的学习指导班课程,有以“熊晓东高三数 学”命名的学习指导班课程,有报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习辅导班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 都是由未来路进修学院自己研发,几年来教学效果显著,获得广大学生和家长好评和赞誉, 已经在上海形成或正在逐步形成品牌。
吸取西方欧美英才教育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初、高中优秀生的学习特点研发的一套自 己的新课程和实施自己的新的教学方法,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院长熊晓东自 1995 年开始就 带领学生冲刺复旦交大优秀生提前招生考试,经过十多年的实战,取得辉煌的战果,宝贵的 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4)班是熊晓东众多英才教育实验成果中的一个。上海市南洋 模范中学九七届(4)班是一个数学理科特别班,坚持了高中三年的优秀生教育实验。这个实 验班的形成和教育教学并不偏重智力天赋,而是更多的强调认知特点的独立性,与培养学生 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个实验班特别注重国家利益第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育,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作为整个教育核心来进行。在课程教学 中,又强调了研究型课程的实验。96 年 7 月的暑期课程,96 年 12 月的“管理、创新、21 世纪”为主题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等一系列研究型课程实验,为中国的素质教育、课程 改革作了勇敢的尝试和探索。熊晓东与他的学生们大胆地在高三升学考前夕作研究型课程学 习,向传统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挑战,努力把学生从单纯的为考试而学习,单纯地追求解题技 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提出“科学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经 过三年高中教育教学全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政治思想方面:全班四十 三位同学全部加入了共青团,三十八位同学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学业方面: 有 21 位同学提前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博联读班和由国家教委举办的上海复旦大学理 科基地班、试点班,占全班人数的 49%。在那么多的优秀生分别进入大学以后,其余同学在 高考中获得数学平均成绩 134 分,物理平均成绩 129 分等令人赞叹的优秀成绩。在科技学习 方面:12 位同学组队的数学竞赛小组在国际、国家各级数学竞赛中获得 23 人次的一等、二 等、三等奖,学生们的科技小论文在上海青少年科技讨论会、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上海交 通大学亿利达发明比赛等各项评比中获得优胜奖„„这一成功的实践对于中国数学理科优 秀生的创新教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为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全面发展中国英才学生 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实证分析。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的专家教师们投入了战斗。 专家教师们认为成功的基础教育不应该培养的是死读书的人,只会应试的人,应该是视野广、 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擅长钻研问题的优秀学生,只有这样的学生将来才能培养成为顶尖 的创新人才。
专家教师们考察和研究了美国纽约 Stuyvesant 理科高中等著名的数学理科高中的教学。 这些学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完成了我们国内的高中学习的这些内容,而且还学习了大学 预科的知识,如微积分初步、线性代数初步、概率统计初步、计算机初步,大学物理化学初 步,还参加了数学理科的各类竞赛,参加了数学研究型课程,参加了许多感兴趣的课题研究 等等。这些学校有成熟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置。这些学校的学生每年 都有充足的课程可学,高中毕业后非哈佛、耶鲁、哥大、麻省理工等世界著名大学不去,并 且一进大学就乘风破浪一往直前。
专家教师们研究了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流大学对优秀中学生的要求,包括知识方面 的能力方面的,应该基本是相通的。他们在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一起进行一个共同 研究课题“世界英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的研究中,对美国英才教育的学校的课程、教材、 生源和师资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制定了自己的英才教育课程大纲。例如报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习 指导班开设课程有数学(Mathematics)、物理/化学(Science)、英语(English)以及语文(Chinese) 等学科的课程。数学分数学 1、数学 2。数学 1 是高中知识(涵盖高中数学全部内容的知识 点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讲座以及高中与大学对接的内容等);数学 2 是大学数学预科知 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学等)以及数学竞赛基础教程等。物理化学合并为一 门科为 Science,与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对优秀高中生要求保持一致。物理/化学:高中物理/化学、高中与大学对接的内容、物理/化学大学预科知识和物理/化学竞赛基础教程等。英语: 高中英语、大学四、六级英语知识、英语竞赛基础教程等;语文:高中语文及拓展知识等。
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英才教育的师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于大学和中学的像 熊晓东院长这样的中学教育教学专家;一部分是以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昕雄为首的一批毕 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组成的中青年专家型教师(四十岁以下);一部分是曾在 省、市重点中学工作多年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四 十岁以上)。这支团队是熊晓东院长亲自组建的,熊晓东起用这批一流大学的博士、硕士高 学历青年俊才带领优秀生一起学习是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眼光的,因为这批教师精英学科专业 知识功底深,分析问题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他们既熟悉大学又熟悉中学,既深知大学对中学 生的要求,又精通于中学课堂教学,有着多年基础教育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这批 教师精英在教学活动中很快就会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良师益友,同时他 们又创建了一种特殊的班级文化和师生文化,这种文化完全让优秀生们领略和体验到一个崭 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和科研的环境和氛围。
办学几年来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果,众多的学生经过未来路教 育的学习在各类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进了理想的大学,许多人都已经在美国、欧洲等国内 外一流大学读博或做研究。2011 届未来路英才教育在国内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又一次 获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中,满分是 800 分,未来路学生夺得了 796、 780、779 等高分。在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中,未来路学生数学进入了前 99%,物理进入 前 96%。一位令人注目的年龄只有十四岁的史季轩同学十一岁时就来未来路学习,此次参 加比自己大五岁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却是力挫群雄脱颖而出,被中国 科技大学一眼相中。据不完全统计未来路今年共有几十名学生已被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著名大学预录取。
上海有成千上万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社团组织,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只是其中的一员。 他们在默默地工作,他们一切工作的宗旨是旨在支持国家的教育改革,推动国家的教育改革。 他们一切工作的目标是要努力做到“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员和各级政府的满意和好评;获 得社会认可”。人民重视教育,这是中国人民的优良文化传统。
纽约曼哈顿的 Stuyvesant 高级中学是一所全美一流的公办学校,进这所中学学习的学生 都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1997 年的时候 Stuyvesant 高中还没有亚裔学生,可是,到了 2005 年,该学校学生百分之六十是亚裔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是来自大陆的。八年时间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在与孩子们交谈中了解到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八十年代从中国国 内去美国读研的留学生。这批留学生他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孩子们都是在 美国长大的,一天也没有在国内读过书。这些孩子的父母经历了艰难的学习历程,至今还在 为学业和事业拼搏,父辈的勤奋刻苦影响了他们,他们也懂得了在竞争中生存,所以他们一 路上刻苦学习,经过了激烈的竞争,终于进入了美国最好的公费中学。孩子们的家并不都在 曼哈顿,他们来自纽约州和附近的好几个州,由于 Stuyvesant 理科高中是美国东海岸著名的 一所公办高中,在 Stuyvesant 理科高中这样的学校,孩子们可以享受全美最好的中学教育, 又是最低的美国公办学校的学杂费,所以他们经过拼杀,挤掉了众多的美国当地孩子的名额, 夺得了 Stuyvesant 理科高中的入场券。私立学校学费太贵了,像纽约的 Collegiate Boy School 是一所顶级的私立学校,但是它的学费这些留学生的子女们是承受不起的。孩子们确实非常 优秀,Stuyvesant 理科高中数学竞赛班的学生,数学计算机兴趣小组(研究型课程)的学生, 几乎全是华裔学生。实验室展示着这些孩子充满智慧充满灵气的作品,课堂上这些孩子们用 流利的英语表达着他们流畅的思维。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和优秀,简直让人们 震撼。
在昨天 Bronx 理科高中的访问,Bronx 理科高中是和 Stuyvesant 理科高中齐名的纽约的 一所名牌公办高中,和今天白天的 Stuyvesant 理科高中访问中获悉,到 2011 年,他们这两 所学校的学生中亚裔和来自中国学生的人数比例分别已经达到了 72%和 70%。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再一次地说明“孟母三迁”精神的伟大,人民重视教育是中国人 民的优良传统。不管中国人民他们走到哪里,在国内,还是背井离乡在海外,不管在什么艰 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的传统美德不变,他们都是把下一代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父母宁可自 己少吃少穿,甚至卖房卖血也要抓紧子女的教育,他们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把中国人民 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八、PISA2009 上海成绩背后的经验与总结
中国的专家、学者、媒体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从不同角度对此测试结果进行了解读,上海PISA 夺冠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事实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专业领域地分析其蕴含的经验与总结?
(1)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沃特·芬伯格(Walter Feinberg)在给奥巴马的一封信里所讲的那样,他所遇到的 中国教育者中,都在谈论中国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中国学生获得好成绩沾沾自 喜,比如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如何降低城市打工者孩子的辍学问题等。尤其是教育资源均 衡化问题,中国正在用“中国式”的智慧与路径破解着均衡发展的时代命题。PISA 所测试 出的结果也正证实了上海在教育均衡上所取得成就。
上海学生阅读成绩分布差异比较小,平均成绩中底部成绩较高。比如总平均成绩比新西 兰和新加坡分别高出 35 分和 30 分。但上海高端学生平均成绩与新西兰、新加坡相比只差 1分和 3 分,而低端平均成绩竟比新西兰高 73 分,比新加坡高 60 分。学生在反映上海课程内 容比较均衡的访问与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表现都很好。从所参赛的 学校和学生抽样选取方式上也可以看出上海在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次选取, 采用的是两次分层抽样方法,按照比例,先分学校类型,既有高中,也有初中,既有示范学 校,也有非示范学校,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既有郊区学校,也有城镇学校,然后 随机从学生名单中抽取。PISA 测试显示出上海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学生之间差距都比 较小的特点。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上海市教委不仅对国外教育做了充分的了解,学习 其先进经验,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还多关注薄弱学校,缩小教育差距;开展教师在职 培训,加强教育科研。其实上海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薄弱学校的发展, 在学生发展方面,更注重因材施教,在关注更多弱势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英才的培养。 可以说上海学生能够在 PISA 测试中夺冠与上海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对教育质量的执着追求 适度的超前谋划,确立明确的目标与标准是政策科学性的完美体现。早在 1994 年上海就召开了确立以“建一流城市,创一流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凸显了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首先通过实现区域的重新规划,居民迁移、社会事业配套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为学校整体性改造提供了华丽转身的空间,没有这样一种大手笔的整体规划,学校 改造只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采取小打小敲,不可能实现突破性进展。改造没有明确的目标 和可测的标准,就像航海没有指明灯,只能在海上乱航行,随时有触礁的可能。“硬均衡” 必须有统一的、可测的“标尺”。在学校建设标准上,上海以“坚定不移地利用世界先进水 平为目标超前谋划;坚定不移地把基础教育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优先发展”的原则,建立了 90 标准,为学校改造建立了可操作性的指标。大量的资金开始向教育倾斜,并设定专项资 金,用于薄弱环节的改造,同时在非户籍地高考上也突破了原有的政策限制,逐渐放宽非上 海户籍的考生在上海高考的条件,努力正视这一事关教育公平的大问题。上海市教育行政决 策的果断和科学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教师质量 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如果教育是一棵树,那么教育质量肯定就是这棵树的根基,构成了这棵树的生命所在。PISA2009 的测试结果打破了人们对中国学生只会死读书的看法。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平均成绩均超过参加的全部国家和地区,比 OECD 平均成绩超过 63 分,比第二名韩国多出 27 分,由此推断出,上海学生比其他参与国家与地区的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有人指 出,阅读素养与个人发展和民族进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 孩子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还有老师用实证结果指出,阅读能力是提高成绩的 前提。上海在课程改革与教教学改革中,一直关注以质量为核心,以育人为本。所谓的教育 质量高和好,就是要真正让老百姓能感受到得实惠,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和进 步,看到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是优质的。“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是上海对教育质量 执着追求的生动体现PISA 测试成果再一次验证了其正确性与可实现性。
上海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认为:“我们必须要以非常客观和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次公布 的结果”,“作为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教育研究,我们应该理性对待这样的测试成绩,既要坚定 上海教育改革的方向,树立自信,又要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各国的经验和国际测评设计 和实施中,看到教育问题和盲点,看到差距,看到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做好自省。”
那么 PISA2009 测试背后我们应该做好怎样的自省呢? 挖掘阅读素养背后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 PISA2009 测试结果中发现,上海学生在文本认知方式中访问和检索上体现的能力比较薄弱;在文本形式上,不太会读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诸如图表等非 连续性文本;在学习策略的运用中,自我调控策略平均值比较低,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 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和难点;在体现学生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端竞争力上没有优势; 同时还面临着世界性难题,男生阅读平均成绩低于女生。
挖掘 PISA 测试高分背后的效率问题 根据“阅读素养”报告来看,上海学生网上阅 读活动广度指数平均值仅为-0.35,显著低于 OECD 各国的平均值。有人指出,这样的结果 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有很大的关联。有调查显示,上海学生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共计 34.8
小时,还不包括作业时间,比美国和芬兰多 10 个小时以上。评估结果显示也证实了这一点,
上海学生总的校内外学习时间在 65 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 12 位。学生应有的休闲时间被剥 夺,网络成为学生宣泄课业带来心理负担的主要工具,沉浸于网游,甚至不能自拔。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国内学者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策略。主要体现在国家教育政策 改革以及改革课程改进教学等层面。
在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加强对阅读素养的重视 阅读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社会发展,开 展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是青少年未来生活所必需的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个人的发 展和民族的进步,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认为,阅读 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国家在培养公民基本阅读素养方面,应 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比如加大对阅读素养的资金投入,建设储备丰富的图书馆和阅 读平台,能够让公民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得阅读的机会,加大对学校图书馆以及阅读平台的建 设等。同时,赋予学校更多课程设置自主权,不应所谓的“抢生源”大战导致学校歪曲了其 自身应有的责任重心。改革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扩大学生阅读兴趣范围。 我们的阅读教材从整体上看,连续性的文本,诸如诗歌,散文,小说居多,非连续性的文本,诸如表格、图示等 较少,这对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感知和应用非常不利。同时教材中偏向情感类的素材 比较多,而广受男生欢迎的体育类,军事类,科幻类素材比较少,不利于培养男生的阅读素养。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性的为学生提供 现成的材料,学生也习惯性的毫无选择的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材料。这对培养学生汲取大量 信息资源的能力根本没有一点好处。教师应转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选择并 对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反思。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多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并让学生自己尝试构建各种图表, 网络框架,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合作性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网络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风气和习惯,注 重个体的学习方式以及阅读方式,积极探究阅读策略等都有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
九、结束语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人民不会因为 PISA2009 测试的一点成绩会高兴得忘乎所以,他们 深知他们的国家还很穷,他们国家还有很多地区的教育还很落后,有待于我们去改变,所以, 从一开始,他们就很低调。但是,中国人民又很有信心,他们坚信,通过他们的努力,一切 都会改变,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一个国家,人民是土壤,是任何生物开花结果的基础;人民是力量,可以撼动整个山河 大地。人们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是人民自己的愿望,终究会实现的:就像野外的一棵小 草,即便前面是一块大石头,他们也会寻找缝隙迂回往前,茁壮地往上生长;就像山上的一 条小溪,即便前面没有涧,他们也会排除万难,冲出一条路来,还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人们始终又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在中国,只要政府和人民认识一致,什么事情都能做好,而 且能做到最好。30 年的改革开放是这样,2008 年的奥运会是这样,2010 年的世博会是这样, 中国的教育也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