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教育:来自中国的思考与实践——2002年4月24日
熊晓东在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
第80届年会上的讲演
 
       当飞机在这个世界著名的城市拉斯维加斯上空徐徐降落的时候,我已经感受到了拉斯维加斯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这座美丽的城市所拥有的别致建筑,强烈地表达着美国民族文化的一流的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艺术长廊,以及远处的世界闻名的Mead湖、胡佛大坝和科罗拉多河。
 
       奥兰多,NCTM第79届年会,伴随着舒适的北大西洋海风、高大的象征热带风光的棕榈树,给我的印象是极具深刻的。今天我又匆匆飞到这里与美国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振奋人心的又富有趣味的世界上最大的数学教育年会,NCTM 第80届年会的美好时光。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在这个神圣的讲台上开始我的讲演之前,我首先要感谢一位尊敬的长者,世界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ruce R.Vogeli博士。是他在十多年前拉着我的手踏上了我的数学教育走上世界的征途;他写给我的第一封信比我给他的任何一封信都要长,热情洋溢的词句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心;他用他的经费资助我第一次访问美国,访问哥伦比亚大学;他为我安排住宿,安排办公室,安排访问日程,甚至为我在哥大的每一次讲演,亲自调试话简和多媒体。在每次与他的交谈中,他的睿智,他的远见,他的敬业使我深深感悟到他的哲学思想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和放射光芒。我也要感谢NCTM 主席Johnny W.Lott博士,是他在奥兰多的会议厅里静心地倾听着来自中国的声音,是他立即决定向我发出了参加NCTM 第80 届年会的热情的邀请,是他和NCTM的尊敬的各位领导给我安排了让我阐述我的教育实践和思考的国际性讲台。当然我还要深深地感谢我的祖国,是我的祖国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教育了我,祖国为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铺设了道路,搭起了舞台。为托起我这颗努力希望自己能闪烁光芒的星星,她给予了坚定的不懈的支持,给予我在今后几十年不论如何努力工作都无法偿还的恩情。
 
       今天,我讲演的主题是:英才教育,来自中国的思考与实践。
   
一、独立性认知特点与创造性
 
       在新的数学、理科优秀生教学实验中,实验班的形成和教育教学并不偏重智力天赋,而是更多地强调认知特点的独立性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独立性认知特点可以简单地这样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认知风格,他们常常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只管按自己的感觉或思考去作判断和采取行为,不因外界环境而轻易改变。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在感知物体时,能把物体从场景中区分出来,能解决在不同场景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和稍作改变的问题,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积极努力,不喜欢客套,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
 
       独立性认知特点使他们能够很快地理解、接受和运用一般人难以掌握的抽象概括的知识和理论。他们能善于抓住老师对各种典型知识概念、习题特点的概括,而不太依赖老师为了讲清某个概念而费尽心机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他们在理解时,能迅速抓住关键性词句,对知识实质进行分析综合,不论是繁杂的定量分析,还是简扼的定性分析。在学习中,他们不仅容易接受书本上已有的知识理论,而且还能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问题。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是原始创造性。纵观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思维是创造性的,他们的思想是创造性的,他们的行为是创造性的。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不可能有所创造的。这是因为任何一项创造活动都是把现有的观念或方法或理论进行突破与创造,它没有现成的方法、途径可以遵循,它必须打破旧有事物的束缚,寻求和探索新的东西,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困难的过程。
 
       独立性认知特点必然带来创造性。因为这些人不愿意人云亦云,他们能顶住众多人的压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他们轻易不改变自己独立形成的思想、不动摇自己的见解。
 
       对于教育,对人才的独立性认知特点的发现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依存性的还是独立性的,在初二、初三这个年龄段时开始逐渐显示,高中阶段逐渐定型。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应处于从极端依存性认知特点到极端独立性认知特点这样一条连续直线上的某一个位置。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形成,虽有天赋的部分,但出生后的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少年期的成长环境,接受教有、个性发展等因素是极为重要的。
 
       每个人的认知特点、独立性程度是有差异的。同一个家庭出身的兄弟姐妹,由于从小跟随父母长大,还是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会在认知特点上出现差异;相同组合的教学平行班,由于不同老师的较长时间教学,会在认知特点的比例上出现差异;每一个小孩由于各个年龄段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学校,也会有阶段性的差异。
 
       任何人,只要他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他们都富有创造力,都具有创意的潜质,问题是被开发的程度。独立性认知特点的形成是一种早期教育的结果,它使孩子们成长有了一个优越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注意对学生独立性认知特点的培养和提高。
 
二、独立性认知特点缺点部分纠正的观点提出
 
       20世纪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创业人物,这些人物的智力、学识、人格等综合素质上透露出来的人才观向我们传统的高智商的人才观提出了许多方面的质疑,这导致我们不得不对我们原有的人才理论进行一下检讨。为此我提出了关于独立性认知特点缺点部分纠正的观点。
 
       独立性认知特点中有哪些缺点部分表现呢?
 
      1、由于这类人整天思考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喜欢与人客套,不喜欢人杂,他们认为这些方面与他们考虑的问题没有实质性联系,故在人际相处中,他们表现“不合群”,经常会有“不合情理”的举动。
 
      2、由于这类人习惯注重事物的本质联系,对教师讲课方式手段并不在意,故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协调”的意识。
 
      3、由于这类人善于系统思考,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氛围有较高的要求,当他们的期望与实际不相符合时,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另外还有来自权威的障碍,传统观念的阻力,磨合期痛苦等等都会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独立性认知特点内向性格的人焦虑程度更为厉害。
 
      4、还有一部分人由于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养成,容易有做事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很差、意志力薄弱等等的表现。
 
       这些缺点是他们成才的障碍和阻力。虽然他们高考能进入高分段,甚至能在各级数学、理科竞赛中获奖,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也同样不能担保自己能取得成功。
 
三、纠正认知特点缺点部分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2002年2月23日,北京清华大学发生了一件极其不幸的事件。电机系数学理科优秀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的嗅觉迟钝性”,居然在动物园用硫酸与火碱对熊做实验,造成了数头熊不同程度的伤害。刘海洋的行为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一瞬间,一个优秀的人才成为众矢之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独立性认知特点内向性格缺点部分阻碍一个人成才的案例。
在中外教育史上,类似刘海洋的案例有许许多多。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独立性认知方式的人并不一定能保证他一生事业的成功,更不能保证他出现他应该能达到的事业的最大值。只有独立性认知特点的人注意克服自身的缺点部分,才能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一步步地通向事业的巅峰。
 
       也许刘海洋确实是为了证实“熊的嗅觉迟钝性”,也许刘海洋在实验之前确实把研究科学的本质的价值看作远远超过生命的价值,就如有些科学家把新研制的药物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一样,从而把科学发现看作比自己的生命与熊的生命都重要。然而,这种超现实的价值观超越了社会所能接受的程度,违背了社会道德标准,事物走到了反面。
 
       在我们向我们的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科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绝对不能放松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道德标准的教育,个性社会化的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教育他们懂得:人的行为必须接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行为自主性必须包含着自律。我们在追求行为的自主性、能动性过程中,必须同时学会行为的自律和制动。我们要懂得加强行为的理性意识、行为的目标意识和行为的评估意识。同时要懂得,社会规范并不抹煞人的能动性,也不是限制个性发展的机械的僵化的条条框框。恰恰相反,这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根本保障。正是由于它的实际存在,它的作用和功能的实际有效的发挥,才能造就一个和谐的有序的社会环境,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个性。
 
       教育他们懂得:独立性认知特点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都是孩子们成才的重要保证。一大部分独立性认知方式的人意志脆弱,由于独立性的偏执性甚至会加剧意志脆弱及焦虑程度。这时,坚强意志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提高,情感智慧的养成对于他们的成才是极为重要的。
 
       教育他们懂得:在个性教育中,还有一个个性社会化问题。了解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的需要,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正确认识社会需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缩短自我和现实的距离。要认识到只有被社会接纳的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张扬和发展,这就是个性社会化。如果只强调社会需要个性,忽视个性需要社会化,这是不对的。一个人只有懂得了个性社会化才会处处考虑按照国家利益需要,人民利益需要去做,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真正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之才。
 
       我们还要教育他们懂得:社会责任感树立的重要性。优秀的学生有着聪明的天赋,我们必须把自己超常的才能在寻找个人人生的坐标,证实个人生命的价值的同时,对国家、对人类作出超常的贡献。
 
四、研究型课程,英才成才的摇篮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研究型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验。
 
       1996年7月,我在教学实验中开设了“'96暑期课程”,我们邀请上海各大学在教育界有名望的教师作讲座,把中学知识与大学知识联系起来,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给孩子们增加学校课程外的知识,又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作一些社会调查研究,选择适当的课题写科技小论文。我在暑期课程中专门开设了一门“教育与社会”的课程,有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家庭、美国州立大学的兴起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等16讲。这是一门介绍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以及教育与社会密切关联的杂志性课程,让孩子们了解科技,了解社会,了解教育。
 
       1996年12月,我在教学实践中又开设了“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我把著名的五项修炼介绍给学生,又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围绕着“管理、创新、21世纪”这样一个主题师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展开了他们丰富的思想,写下了几十篇学习先进理论、创新先进理论的小论文。
 
       我们大胆地在高三升学考前夕作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向传统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挑战,努力把学生从单纯地为考试而学习,单纯地追求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提出“科学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屹立;南浦、杨浦大桥飞架浦江东西;地铁1号、2号线通车;人民广场的焕然一新;黄浦江两岸开发工程的启动...上海的飞速发展預示着中国一个新的经济腾飞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们去探索、去完成从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的学生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分子。如何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卓越人才呢? 时代不仅需要我们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科功底,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高超的协调和合作能力,而且需要具有国际眼光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现代先进的理论的意识和思想。一代人才从新颖的课程开发摇篮中茁壮成长。
 
       如今,研究型课程已经在上海、北京及全国全面地开展。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组织了一期又一期全国各省市教委领导、中学校长、教研员关于高中研究性学习的高级研修班,并赴上海进行观摩考察活动。在上海各类中学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的最象:孩子们一大早就赶到学校,端坐在计算机房,思考许多自然、社会、家庭、经济、学科学习等问题,甚至周末都会到学校和兴趣小组成员共同探究那些连专家都还不一定弄得清楚的问题。他们有的摇着试管,聚精会神地观察试管内的化学变化,他们是在为苏州河的治理献计献策;他们有的摆弄着航模、船模,一次次地在空中、水中实验着自己的作品,他们是在为国家的航天、航海事业异想天开。
 
       研究型课程使我们在教育中更多一点地注意启发孩子们的思考、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放手让他们动手实践、鼓励他们向权威挑战寻找新的突破点、培养他们思想的原创性,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理论,从小就动手制作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科技发明,从小就探索世界上那些未知的东西。多英明的举措啊!我们的学生将来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毋容置疑的。
 
五、信息技术孕育着我们的一代新人
 
       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角色是教师,教师的讲课是至关重要的。录制一堂课堂教学,可以没有学生,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教师。然而,今天不同了,没有学生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答案却变成未知的,因为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作过多次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数学理科优秀生对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技术仅仅停留在教学用具层面上更新换代的作用,并不感兴趣。他们说,他们并不讨厌粉笔和黑板。他们认为教师为了上一堂课而花了几倍的时间去准备幻灯、投影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是没有必要的。他们更多关注和感兴趣的是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帮助他们真正去解决问题上能否起到作用。
 
       现代化教育技术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步地被师生互动所取代。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倡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
 
       例如,我在“二面角复习”课中,现代化教学技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了广阔的天空,学生创造性地总结出“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面积与它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值来获得”这一数学定理。学生们又创造性地提出运用向量知识也能更为简洁地计算出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这些虽然不是原创性的内容,却体现了创造性思想,作为初学立体几何的学生,已经是相当宝贵的。
 
       又例如,我给学生们一道数学应用题:某工厂每生产一个产品要产生m个单位污水,污水处理的方法有n种,如何规划生产计划以使工厂获得最大效益。不会有确切的答案,学生也不会认为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他们设定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变量,找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机迅速地告诉他们变量的取值范围:或两维的平面图形,或三维的空间几何体,一个在现有的条件下最佳的方案可以找到。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他们又提出各种建议,建议修正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取值限制,则将会使工厂的效益更为可观。计算机又告诉学生这种假设是否可行,这种效益是否还可以取得更大值,然后,一个未来的生产方案诞生了。工厂的生产决策不再是厂长拍脑袋决定,而是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系统科学方法,人和计算机的配合来完成。
 
       现代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研究学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原创性的课题。计算机可以压缩时间与空间于一个实验状态之中,虽然他们在真实世界中,他们的决定所产生的后果是发生在将来,但是在计算机世界中,可以直接看到这个将来。把复杂的团体互动变化整合起来成为可能,学生在计算机中塑造自己的愿望,提出实现愿望的策略,然后揭露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如何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行为模式,使创设的未来成为可行的现实。
 
       这里悄悄地进行着一场教育观、方法论上的变革,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教育理念的变革。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具有高度科技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必然会脱颖而出。
 
六、铸造中国之魂,英才教育的核心
 
       当萨马兰奇向世界宣布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时,当从多哈传来中国加入WTO的喜讯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在汹涌澎湃,为申奥成功、入世成功而兴奋、而呐喊,这是几十年来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大释放。
 
       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强烈地呼唤着学生们的“强国之梦”。在爱国精神空前凝聚的时候,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要让振兴中华成为我们青年学生求学的根本目标。回忆我们的祖辈,飞越太平洋,东渡扶桑,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事业,哪一代不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着强国之梦,为实现强国之梦而不懈努力。我们年轻一代更是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废寝忘食,潜心钻研。
 
       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教育将更为开放。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依旧保持着他们自身的特点、优点。由于每个国家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观念,所以必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标准。
 
       中国的教育要走向世界,要用国家利益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心中铸造“中国之魂”,要让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成为中国学生的做人脊梁,要让学生始终地把自己的学习和事业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攻克科学的堡垒。
 
       中国的教育要走向世界,要培养中国自己的爱因斯坦,要培养中国自己的诺贝尔获奖者,他们不仅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忠诚于自己祖国的文化,而且是面向世界的一流人才。中国要涌现在世界历史长河和国际范围里都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巨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Paul A.Samuelson 在回顾自己成长道路时谈到:“人们曾经观察到,诚实古怪的林肯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小小的野心之钟在滴答作响。我自己也一样。但在我自己的价值天平上,无论是《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的头衔、投资得当而获利的数百万,乃至担任总统顾问而掌握的权力,如果比之于能为国家利益所作的贡献,所赢得的认可,可以说都是轻于鸿毛的。”事实上,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国家利益都是被视为高于一切的。
 
       铸造中国之魂,这是我们教育的灵魂。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作为光荣的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接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中国学生。
 
       南浦大桥是众多的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世界水平的建筑之一,它高高地飞架在上海黄浦江上空,像一条充满希望的美丽的彩虹,每天都告示着我们的学生,中国在飞速地发展。
 
       为了培养新一代的中国人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大剧院,还有在上海的郊区,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投资8亿元人民币命名为“东方绿舟”的上海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相继落成了。
 
       中国政府正在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实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国政府给予教育十分的重视和巨大的投入。每天,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的孩子在那里参观,在那里学习,在那里游戏。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各族人民的科学发明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他们一边沉静中回眸历史,一边热烈中展望未来。扬起生命的风帆,去寻找属于他们的理想,去确立属于他们的信念,去学会在挑战中如何生存,去探索在艰难中如何创造未来。
 
七、21世纪中国英才教育前景
 
       “刘海洋事件”发生以后,人们说刘海洋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学校的骄傲;人们说刘海洋大学学习极为优秀,又被保送研究生学习,平时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人们又说刘海洋在家庭在社区里弄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从不惹是生非。那么为什么刘海洋会有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呢?看来,我们确实应该对数学理科优秀生独立性认知特点内向性格学生的成长特点作认真的研究。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当然,我们的英才教育目的和意义远不是仅仅停留在避免这类事重演的层面上。
 
       人类进入了21世纪,加入WTO的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教育将如何发展? 中国的教育将在搞好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对英才的培养和教育作全面的深入的研究。
 
       中国的英才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为适应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早出多出优秀人才的需要,英才教育作为时代呼唤的一项新生事物,冲破了禁区,在中国的科学、教育领城建立和发展起来。1978年以来,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对英才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创办了各类英才教育班、设计了英才教育课程、对英才学生的成长作了各方面的实验研究,其中包括比较研究、个案研究、追踪研究等。
 
       20多年来,中国的许多大学和中学的英才教育实验都很有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坚持作为中国教育优势的基础教育,狠抓作为一切学习之本、创新之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坚持课程改革,把传统课程的“加深、加速”和“运用、掌握”的战略概念逐步过渡到“研究”的战略概念,坚持信息技术应用,以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本质性变化;我们又坚持强调国家利益第一的教育,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高峰,将来为自己的祖国振兴、繁荣、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一批批英才学生以较短的年限、优异的成绩、健康的体魄,完成了中小学和大学的学习任务。目前,多数人在国内外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英才教育为国家的各方面建设,特别是在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为标志的高科技领域输送了一大批杰出的年轻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英才教育的开始和迅速发展,是完全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分不开的,是与政府大力支持、扶植分不开的。英才教育已作为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苗壮成长。
 
       与世界各国一样,对于英才教育也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认为关于英才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将应该聚焦在国家利益的需要上。好在公平教育的矛盾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以缓和。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一一数学理科学校的所有教育资源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使其让所有的学生所共享。课堂教育可进入世界性的数学、理科资料库,被数学理科学校及其他所有学生共享。科学家们的指导,大学科研设施的利用,以及和世界各地的水平相近的学生交流,这一切都将为城市、乡镇的学生,学习成就突出的和普通的学生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所有的资源都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们从中各取所需。
 
       在当今世界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科技革命潮流猛烈的涌动和冲击,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在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做好英才教育的研究工作。我们不仅要继续我们现在的实践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在这基础上,还要做更多的新的尝试。
 
       中国的英才教育将迅速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接近。上海是与纽约具有同样国际地位的大都市,上海要涌现与Stuyvesant 高中、Bronx理科高中一样作为培养世界一流科技人才摇篮的中学。登上诺贝尔领奖台,摘取世界科技最高荣誉奖项也是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义务。英才教育在中国的未来的发展,必将对于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带来显著的变化。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世界也将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铸造中国之魂在我们英才的心中扎根,让我们的英才展开科技的双翼,飞向21世纪的蓝天!
 
 
(2002年4月24日,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