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学习教育部2020教学1号文件《强基计划》的笔记摘要
林鼎旻编写
《强基计划》开宗明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规定。
《强基计划》明确,起步阶段,选择了36所“一流大学”开展试点,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
在制度设计上,强基计划将选拔两类群体,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就考核而言,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同时,教育部指导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针对第一类考生,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5%,并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针对第二类考生,由高校提前制订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对相关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录取。《强基计划》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目标,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方向和目标。《强基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更好地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正义,有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优秀人才,同时又能针对性地确保国家战略领域的后备人才储备。
《强基计划》明确,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充分考虑了我国高考制度的特色和当前高考改革的实际,同时借鉴了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选拔、录取以及培养上的基本经验,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强基计划》打通了拔尖创新人才的评—选—育—用等多个关键环节,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又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了应需选才、因材施考、因材施招、因材施教及才尽其用。逐步形成教育领域基础学科高水平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新格局。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基础学科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国家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呈现“卡脖子”局面,与基础学科发展较慢,顶尖基础学科人才缺乏密切相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的中学对于优秀生的教育在数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扎实性方面缺乏重视。这是为什么这个文件要称为《强基计划》的原因。
如果希望我们国家在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中领先一步,那么对优秀学生的学术志趣引导、科学素养提升、数理基础强化的提前布局就刻不容缓。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与能力相结合,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贯通培养、系统培养,勇于担当,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人才基础。
《强基计划》首次在人才选拔的政策设计中明确提出重点在基础学科安排招生专业,真正选拔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人才需求。要注意这里明确提出的三个有:“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世界英才教育“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的精神是与我们相一致的,这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营造一个优良“环境”,使得有潜质的杰出人才比较容易“冒”出来,这是大学与中学一起在考虑的大问题。大学在说优秀学生荟萃是优良“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识别和选拔和如何培养具有突出创造性的学生十分重要。而我们中学呢,我们中学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中学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是世界一流大学想要的人才。
在选拔方式上,《强基计划》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视野,拓展了考生评价的维度,依据考试成绩但不“唯分数”,面向考生的长远发展而不局限于现有水平,立足于对考生的内在特质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的考查而不再倚重一些外显的指标。《强基计划》规定的考生应参加的考试有高考、高校综合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三大考试。
《强基计划》对高考成绩给予了足够重视,同时又提出高校的综合考核,这是与美国中学英才教育的AP课程的精神相类似。通过漫长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后,我们一致认识是制约大学高水平顶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和中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之间没有做到有效衔接。例如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不能满足大学培养拔尖科技人才的需要,现在中学的物理等级考要求更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培养拔尖科技人才的需要。所以《强基计划》听取了大学培养拔尖科技人才的实际需要的呼声,提出中学的拔尖学生除了扎实的中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确实应该对大学的课程内容,对学科尖端领域的发展信息要有所了解。
中学如何学习、理解、落实《强基计划》精神十分重要。我们要纠正中学的许多不正确做法。例如:有些学校为让一些学科特长生被直接保送名校或获得自主招生极大优惠降分,把他们的全部时间精力都放在某一门学科竞赛辅导上,而放弃参与其它教育教学内容,“成败在此一举”。这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做法是十分要不得的。又例如,物理学在高考中是属于等级考学科,于是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高中对物理教学就只限于等级考的要求来进行,这样的学生到了大学,不要说进了数学系、物理系就是进一般的工科类院系都无法继续学习。等等。按照《强基计划》要求,现在中学的数理优秀生学习物理,要实现三级跳:物理等级考+物理高考+大学物理基础和物理竞赛的思想与方法。只有经过这样物理学习的学生才能进入大学后,在数学、物理学、及重点工科类院系能顺利地与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相衔接。
基础教育需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高中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关键期,我们对其内在规律、方式方法的认识和把握要做进一步深入探索、实践和研究。基础教育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培育优质土壤,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兴趣、特长转化为能服务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学科、专业、职业上去。
《强基计划》的实施,优化了高中的育人方式,也给高等教育带来深远影响。试设想,一批数学、物理优秀生不仅高中的数学物理知识学得优秀,数学物理的高考成绩都在140以上,甚至150分满分,而且大学数学物理的预科知识也学过,数学物理竞赛的思想方法也有所了解,在高校综合考试中成绩优秀,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他们一定将在大学的数理基础学科的科学海洋中自由翱翔,将来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驰骋疆场英勇骁战硕果累累。
《强基计划》规定整个招生-考试-录取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2)4月份,考生网上报名;3)6月份,高考;4)6月25日前,提供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5)6月26日前,高校公布参加高校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6)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林鼎旻:
学 历: 数学博士
在读学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研究经历: 美国新泽西学区纽约长岛学区实践调研
研究领域: 数学教育、英才教育、中美教育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