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盛开的时候》(节选六):铸造中国之魂
熊老师、数学竞赛和我
刘子毅
高中的三年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九七届四班在三年中显示了高度的成长性。无论是高一的低糜期,还是后两年的辉煌时代,我们四十三位同学培养了真挚的感情。四校联谊、外出旅游等多次班级活动,日常文化学习、暑期课程的尝试、各类球类比赛,大家各出各的力,相互协作,留下了一段无法忘却的回忆。
数学竞赛小组是高三(4)班这个温暖大家庭的一个板块,至今已成立了两年。在这两年中,我们十二名成员走南闯北,学习数学竞赛的知识。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无法阻止我们,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取在竞赛中取得名次,为学校和班级争光。
记得数学竞赛小组的成立会议是在他的寝室里开的,一开门他的写字台就把我下了一大跳,写字台周围就是一道书墙,密不透风足有半米多高,他人坐在“墙”内真如是围城一般。走过去翻了翻,书很博很广,远不是我所想象的局限在数学范围内。接着,就开会,说是开会其实就是互相间的长谈,他从不说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而总是说他的历程,而话里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就是“搏”,只不过他是一生之搏,我们是一时之搏罢了。
数学小组刚开始进行数学竞赛的训练,暑假里熊老师带我们去上海中学。上海中学很大,教学楼前有一片小树林,亭台水榭,幽静得很,也成了课后必去的地方,树阴下清风习习,小溪中流水潺潺,高一暑假的数学竞赛培训培养了我的数学兴趣,开始了我的数学生涯。
高二一开学,熊老师又担任了我们的班主任,班级里是来得更勤了,开会长谈也更频繁了。数学小组面临全国联赛留到晚上八九点也已司空见惯,每次我和同学们会伸着懒腰,一脸苦相,满腹委屈的道:“又这么晚。”
“这有什么,九点钟回去,第二次夜自修就开始。”熊老师总是说,“什么事都是要搏的。”侧过身去,用力眨了几下他疲惫的双眼,脸上又变得神采奕奕。
后来有一次,下午第一节是他的数学课,铃响过了许久,他还没有来,班长去找他,回来说他和衣睡着了。紧接着他就匆匆跑进来上课。以后从不让父母中午去找老师,因为熊老师一和家长谈话就要很久,中午也就没有时间休息了。
十月的竞赛正在一天天地逼近,为了准备竞赛,数学小组停课复习。但天真幼稚的我们天急地急不如打牌急,小小的图书馆阅览室里,几个人围成小小一圈,手捧参考书,嘴里却不住地低声骂着“臭牌!臭牌!”标准是金玉其外牌魔其中。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望风的大呼“熊来了,熊来了。”阅览室里噼哩啪啦的声音响成一片,但好象还是太晚,熊老师走了过来,扫视了一眼,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目光,转身立刻就又走了。
九五年十月十五日,是我们首次参加的数学竞赛,在前往试场的路上,一些可怕的念头不断在我脑中出现:首次比赛,缺乏经验怎么办?能与高三同学抗衡吗?如果名落孙山,怎么向老师们交代?怎么向自己几个月的努力交代?我越想越紧张,越走越慢,我简直想逃避这次竞赛了。我在犹豫中想起了学校的老师们、同学们对我们的期望,四十三颗心的凝聚力终于使我鼓起勇气,向考场前进。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方出现,那不是我们的熊老师吗?我立即跑上前去,加入了师生共同围成的圈中。熊老师正不断地用一些风趣的话鼓励我们。十多分钟后,我们个个精神抖擞,状态高度兴奋,先前的那种紧张也化解了不少。此时此刻,我感到熊老师慈父般的爱。在我们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刻,熊老师伸出自己充满爱的手,尽自己最大的力来帮助我们。
毕竟是第一次出征,没有经验,没有感觉,我们几乎是大败而归。
我们数学竞赛小组的总结会是在北阶梯教室进行的。熊老师说:“考前你们打牌我都看到了,但我不说你们,因为如果潇洒也能成功我就没理由说你们,成败论英雄,但现在你们失败了。”“同学们,社会是很残酷的,没有人会看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只看结果。”我低着头,第一次去听用心去听师长们用毕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心可以狂,人不可以狂,心狂则豪气云干,人狂则妄自尊大,熊老师也很狂,但狂而不轻,我们则轻而不狂,最后落得个轻狂声名。也许只有失败才能让自己场独立认知方式的缺点,昭昭于天日之下。
学农期间,我们数学竞赛小组每天晚上围绕着熊老师开会讨论,准备新的崛起。
第二次出征,那天下了一夜的雨,清晨还是点点滴滴。我们数学小组整队从学校出发。一把伞在雨中轻轻摇曳--是他。虽然知道会来相送,但心中还是一阵感动,抬头望去只觉秋风萧瑟,云波涌起。不知怎得忽然想起几句诗经“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廖。”走到熊老师近前,发觉小组的人都已到了,熊老师鼓动了两句,拍了拍我们的肩,“好好干!”他说。
又继续上路了,离学校越来越远,却总觉得,背后望着我的眼睛越来越近……
还有一次,我们将在人民广场附近的储能中学竞赛。熊老师特地从松江赶来,花了三、四个小时,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第一个到达试场,等待我们的到来,也同样用最真切的言语来激励我们,直到看着我们进了试场,才啃着面包,劳累地回家了。
实践锻炼了我们,我们也变的成熟起来,终于在数学竞赛这一艰苦的攀登高山的途径中,我们开始了成功。
还记得那次应用数学竞赛试题的讨论。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拿出自己做的过程和答案,一起讨论,准备找出标准答案和最佳解法。我们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气氛相当活跃,其中还不乏激烈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不相上下。熊老师也参加我们的讨论,他对我们的争论不偏不倚,畅谈着自己的想法,也允许我们同学反驳他,同他争论。经过这样的讨论,我们不但得到了答案和最佳解法,更是各自学会了一些新的解题技巧。几个小时的论战,我们真想来个通宵。我们数学竞赛小组经常会进行这样的讨论,一个同学提出的疑问,大家积极讨论、研究。要是哪位同学有什么新鲜的绝技,那其他同学自然会欣赏一番。这样的集体学习,使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竞赛打好基础。回想起来,这一次的集体讨论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感觉到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优势,我开始觉得我面前的一道道的数学题就像一个一个的山峰一样,登上去便能采摘到天空的云彩。
熊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因而他必然成了我们竞赛小组的领导、教练、指路者、心理医生。我们曾经多次走过叉路,是熊老师把我们从歧路中拉回来,指导我们向正确方向前进,多次挽救了我们。熊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是严厉的,毫不留情的,而对我们的关心又是无微不至的。
凭借着熊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怀,凭借着全班同学的支持和关心,凭借着我们两年的刻苦学习,我们终于有了成绩,五次竞赛的战绩越来越好,为班级争取荣誉。我获得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三等奖、美国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以及美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为争取班级荣誉尽了一份力,就让我们的成绩作为对我们的老师、同学的感谢的回报吧。
不久前,复旦、交大、同济联读班招生考试已结束。当我得知已被复旦理科基地数学专业录取时,我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感觉,我终于如愿以尝,我将继续我的数学,我将像熊老师那样去攀登数学领域的高峰。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四十三位同学将离开熊老师,分散到不同的大学去。然而,我坚信,虽然我们将来无法再一同学习、生活,但我们的美好往事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四十三颗心也将永远伴随着熊老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春天的素描(6)
铸造中国之魂
熊晓东
刘子毅是我们班数学竞赛小组的主力队员。在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及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等各项赛事中,他夺得了五项一、二、三等奖,97年1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举办的本—硕—博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
当萨马兰奇向世界宣布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时,当从多哈传来中国加入WTO的喜讯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在汹涌澎湃,为申奥成功、入世成功而兴奋、而呐喊,这是几十年来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大释放。
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强烈地呼唤着学生们的“强国之梦”。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抓住爱国精神空前凝聚的时机,教育我们的学生,让振兴中华成为我们青年学生求学的根本目标。回忆我们的祖辈,飞越太平洋,东渡扶桑,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事业,哪一代不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着强国之梦,为实现强国之梦而不懈努力。我们年青一代更是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废寝忘食,潜心钻研。
中国的教育要走向世界,要培养中国自己的爱因斯坦,要培养中国自己的诺贝尔获奖者,要涌现在世界历史长河和国际范围里都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巨人。
中国的教育要走向世界,要用国家利益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心中铸造“中国之魂”,要让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成为中国学生的做人脊梁,要让学生始终地把自己的学习和事业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攻克科学的堡垒。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Paul A.Samuelson 在回顾自己成长道路时谈到:“人们曾经观察到,诚实古怪的林肯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小小的野心之钟在滴答作响。我自己也一样。但在我自己的价值天平上,无论是《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的头衔、投资得当而获利数百万、乃至担任总统顾问而掌握的权力,如果比之于能为国家利益所作的贡献,所赢得的认可,可以说都是轻于鸿毛的。”事实上,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国家利益都是被视为高于一切的。
铸造中国之魂,这是我们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教育实践围绕着这一点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
我们的‘96暑期课程主题就是“责任、使命、21世纪”,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利益第一”。
在科技教育中,我们曾经组织同学去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参观访问,曾观摩过高校教授科技专题的演讲,曾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Vogeli教授见面讨论,曾与交大船舶动力系参观并座谈讨论,在暑期课程中,我们又专门两次组织大家听了复旦大学物理系方小敏教授的讲学,组织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参观访问。
在科技教育中,我们不仅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不同意见、勇于创造、探索的教育贯穿、渗透在我们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科技活动之中。
在科技教育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例如,我们班数学竞赛在国家、国际级的比赛中获得23项奖项,我们的物理、化学学科也获多项奖项。学生的科技论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洋模范中学的数学教育国际交流研讨会上宣读,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讨论会、上海市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多次获奖。
著名的国际数学教育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ruce.R.Vogeli听了我们学生的论文宣读和座谈会学生们的发言,他伸出大拇指,连连赞扬:“Excellent.”他说他“看到了中国学生的科技修养,看到了21世纪中国的希望。”
当今世界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科技革命潮流猛烈地涌动和冲击,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优秀人才,我们要在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摸索一条路子来,我们不仅要继续我们现在的实践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在这基础上,还要做更多的新的尝试,让铸造中国之魂在我们英才的心中扎根,让我们的英才展开科技的双翼,飞向21世纪的蓝天!